A+ A-

“干杯。”

吃完饭以后,书记汪跟东对我说:“小袁,这个刘清华的生意真的做得这么好吗?”

“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王镇长家的龚老黑都想去他那儿上班。”

我也笑了,这个汪跟东啊,真是哪儿有便宜,他都想占一下呢。当然,上一次我也送了钱给汪跟东,但是这小子不敢要,最后又退给我了。主要是怕这个我背后的县委书记老吴。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听说刘清华的生意赚钱,估计这老小子也想插一手吧。我说:

“刘清华生意做得大哦,你想啊,一千亩蔬菜基地,而且,还开了收购站,目前在搞一些农产品的贩卖。”

“这个能赚钱吗?”

“太能赚钱了。”

看来,汪跟东虽然是想赚钱,但是头脑还是不行,极端缺乏这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要知道商品只有流通才能赚到钱啊,就像金山村的农产品一样,虽然多,但是由于不能流通,只能烂在地里,赚不到钱,村民也没有兴趣继续种下去了。

现在不一样了,借助网络平台,以及刘清华的贩运,这些农产品可以卖往县城,甚至外地去,不但刘清华赚到钱了,当时村民也可以顺便赚到钱呢。我把这些最基本最浅显的道理给汪跟东说了,汪跟东说:

“小袁,还是你厉害啊,不亏是大学毕业,懂得就是多啊。”

我也笑了,这跟大学毕业不毕业其实没关系。再说了,这年头大学生也快烂大街了,成绩差的两百分也可以读一个什么高职院校,也可以说是大学毕业呢。也只有汪跟东这种没上过大学的人才把大学当一回事吧。但是人家是领导,这些话我也只能在心里说,不能说出来啊。汪跟东说:

“你看这样,我手头也还有一部分钱,想要入到刘清华的生意上来,你看行吗?”

“你也想入一股?”

“是。”

“我帮你问一下吧。”

我上一次跟刘清华聊天时,他也提到这个资金紧缺的问题,我的感觉是他的摊子铺得有点大,一千亩蔬菜基地已经让他忙不过来了。最近这小子又在镇上租了一个门面,开始做一些农产品贩卖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大,我当然支持他喽。

这样也好,连镇党委书记也入一股股份在其中,这样一来,大家都盼着他的生意做好。我也趁机跟汪跟东讲了一番道理,这些卫生啊,税收哇,检查啊要少去,甚至不去打扰这些生意的生意,让他们把生意做大做强。这些理论如果单纯地给汪跟东说,汪跟东也许听不进去,但是现在,汪跟东也想入一股进去,这再谈效果会好得多呢。汪跟东对我说:

“小袁,我发现你也是一个商业奇才哦。”

“谈不上,谈不上。”

由于我答应了王镇长的请求,所以,决定去找一下刘清华,跟他商量一下龚老黑到他那里工作的情形,同时,还有刘清华的村支书一事。这下子也得到王镇长和汪书记的支持,应该很快就能当上这个村支书的。好在这时刘清华已经在镇上租了门面了,我打了一个电话过去,刘清华说:

“袁主任,你等着我马上过来接你。”

“不必了,我自己开车过去。”

“不,不,还是我来接你。”

“好吧。”

放下电话,我也感觉到比较满意,刘清华这小子虽然现在致富了,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这年头,你只要手头有点钱,就可以算是成功人士。这个标准也十分简单,就是钱多。这样也好,大家努力挣钱就好了。在这件事,也是最公平的吧。)

其实我现在是党政办主任,派车什么的都是我说了算的,我要去任何地方,司机也会送我的。不过,刘清华对我也是十分尊重,非要开车过来接我,我也只好答应了。刘清华开的是一个长安面包车,不过是新的。我说:

“不错哇,又买新车了?”

“面包车,不贵,还实惠。”

“这样也蛮好的。”

我也比较欣赏刘清华这一点,到底是农民企业家啊,比较朴实,就算手头有点钱,人家也是投入到生产中去,没有说要换车什么的。其实车子也就是一个消费品。把这些钱投入到生意中来,也是蛮好的。我坐着刘清华的车子来到他租的房子前面,这是我第一次来,以前听他说过几次,但由于工作忙,也一直没有来看过。

这一次看到门口停了两辆货车,院子里还停了一辆货车,也正在装货呢。有人也正在指挥装货缺货。

看着这个热闹的场景,我也感慨万千,这就是商业的力量啊,我问刘清华:

“这些东西卖到哪里去的?”

“上海,深圳都有。”

“这么厉害啊,这怎么是怎么谈成的?”

“就是网上。”

不得不感慨网络的力量太伟大了,可是借助这个平台,把一个山村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金山村是山区,但是环境不错,污染少,所以,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也还不错,大约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刘清华又带我上到二楼去,坐下来喝茶。这样也好,这才是做大生意的材料,有些具体的事务交给下面的人来做,他就可以做一些决策性的东西。我们也是边喝茶边闲聊,刘清华的人生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说:

“袁主任,要说我最要感谢的人还是你啊。”

“不要感谢我,最重要的是让村里的村民从你的商业中享受到好处。”

“一定的。”

刘清华又跟我汇报,这一段时间以来,他把村子里的板粟都收购了,卖到上海等地去。这一段时间,村民们也天天在山上采摘这些特产,每产每户都有不错的收入呢。这些情况我也知道,以前由于这些东西也卖不出价钱来,这些东西从树上掉下来也是烂在地里呢。我说:

“你做得相当不错,我今天来,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呢。”

“什么好消息?”

“有三个消息,其中,两个是好消息,一个不知好坏。”

“先说好的。”

“你不是想当村支书吗?这一次可能有希望了。”

“真的啊?”

果然,一听说自己有机会当上村支书,刘清华也高兴得什么似的。这一点是我最搞不懂的,这个刘清华生意也是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为什么对当村支书这么执念?还真叫人搞不懂呢。我把情况简单地跟刘清华说了,这一次是镇长王浩维说的,把原来的刘祥明给撤了,让刘清华来当。刘清华说:

“这个王镇长怎么一下子这么开通了?”

“接下来还有一件事就是我要说的。”

“什么?”

“这个王浩维想让他外甥来给你打工,龚老黑。”

“啊?这怎么可以?”

一听说是龚老黑,刘清华是本能地抗拒,因为在创业之初,龚老黑就故意来捣乱,还把刘清华给打了。最后还是我亲自出场,组织了一场打架,而且是打群架,挽回了局面,把龚老黑给打了。而且,我当时还把龚老黑的腿给折断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龚老黑至少一百天才能完全恢复,这一段时间天天在医院里住着,当然,前几天他也是硬撑着拄拐棍过来陪我喝酒。这孙子装孙子装得可真够呛哦。

看到刘清华这样一付态度,我又笑了。刘清华说:

“袁主任,你笑什么啊,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当然不对。”

“哦。”

“你现在是用人之计吧?”

“是啊。这生意做大了,来搞破坏的人也挺多的。”

刘清华又一次跟我提到,他一千亩蔬菜基地,虽然他种了一千亩菜,但是当地村民也有些素质不高的,会在半夜里来偷菜。这里我要多说两句,农民的素质毕竟还是最低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各色人等都有吧。如果一听说农民这词,就想到纯朴,想到憨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村民,有好些好吃懒做的,平时什么也不干,没有吃的就是偷鸡摸狗,刘清华的蔬菜基地也成了大家偷的对象,这损失也不少呢。虽然刘清华也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但是一千亩面积毕竟还是太大了。刘清华也成立了巡逻队,坚持每天晚上巡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一个村的,有时撞见别人来偷也只能放过,你今天放过他了,明天他还会再来偷呢。刘清华说:

“这村烂人,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现在有一个好办法了。”

“什么?”

“这个龚老黑刚好可以当这个队长,让他来管理这一块的安全事务,专门来对付这些人,你无非是付一些工资给他。”

这么一说,刘清华也十分高兴。是啊,人尽其才,虽然说龚老黑是个流氓,是个混子,天天打架砍人什么的。这是他的缺点,同时也是他的优点啊,刚好可以利用起来。当即,刘清华就拍板可以录用他。

为了让龚老黑好好干活,还可以封他做个副总什么的。我说:

“这个龚老黑的舅舅是王镇长,以后帮你的人就会更多一些了。”

“袁主任,太感谢你了。”

我也笑了,刘清华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是最好的。说实话,做生意其实别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帮你的人越多越好。这样的生意才不会失败。显然,刘清华也是可塑之才,我说的话他也能马上理解,并且能去执行。刘清华说:

“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王镇长愿意帮我谋这个村主任一职了。”

“对了。”

“好,太好了。”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刘清华又不是笨蛋,当然能马上明白了。接下来关于汪跟东也想入一股到刘清华的生意中来,刘清华也高兴地表示接受了。汪跟东是南边镇的一把手,他也跟自己成了一伙的,这下子他当这个金山村的村支书岂不是手到擒拿的小事。

由于龚老黑现在还处于受伤期间,不能上班。但是王镇长已经过来了一趟,亲自跟刘清华进行了一轮谈判,这一次是在金山村里,也是借考察刘清华的蔬菜基地为名,对刘清华的创业致富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又达成协议,现在就正式聘用龚老黑,这个老黑不上班,先不公布,但有工资拿。

然后,王镇长在吃饭时,(当时是在刘清华家里吃饭,大家一个酒桌上喝酒。要知道,有些事也只能借着酒来说呢。)当时原村支书刘祥明也在,上午在考察时刘祥明心里就不舒服了,这一周以来,小道消息一直在传,有可能让他这个村支书下马,让给刘清华来干,他也很清楚,往往这些小道消息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人有意识地放出来的消息呢。王浩维说:

“刘支书,跟你商量一个事。”

“什么事?”

“你今年年纪多大了?”

“五十二岁了。”

“年纪不小了哇。”

一听说自己年纪不小了,刘祥明就不高兴,他明白,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不过,刘祥明平时是懦弱,那也是装出来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刘祥明也是一个强势的人。不过,人就要会装孙子,至少刘祥明信奉的原则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比你强的人太多了,你要会装孙子。让人家对你放弃敌意。

但是这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要撤掉自己的职位了,这时是一定要争的。装孙子毕竟是装孙子,不是真的孙子哦。刘祥明也是强忍住心头的怒气说:

“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呢。”

“可是你看人家刘清华,才三十二呢。”

“你想他怎么样?”

“我想让他来当这个村支书。”

“这不可能。”

一听说让刘清华来当村支书,刘祥明就火大。事实上,刘祥明是一个相当精明的人,他从二十二岁当兵回来,就开始当这个村支书,这一口气当到五十二岁,也有三十年了,按说也够了。但是当官就是这样,没个够的,一直当着村支书,如果突然不让他不好,他还不习惯呢。

当时刘祥明也是喝了一些酒,说不可能。这个说法让王浩维也挺生气的,他是镇长,他觉得自己才是最有权势的人,可是现在倒好,一个小小的村支书也敢跟自己争起来呢,叫他觉得好没面子。王浩维说:

“可能不可能,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

“你说了算,我他妈的要告你。”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

这时,刘祥明居然起身来,把一碗酒泼在王镇长脸上,然后,刘祥明也是扬长而去,把王浩维气得不行。但是总不能上去把刘祥明给打一顿吧。一来这样做也太伤面子了,不好看,二来,王浩维跟刘祥明年纪也差不多大,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而且,身体肥胖,真打起来还不一定是这个农民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