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第507章:万世流芳

    拓跋弘死后,外界又纷纷谣传,是冯太后毒杀了皇帝。

    谣言止于智者,冯太后听了卫绾的禀报,也是一笑而过。

    无论是褒扬或者诋毁,毋容置疑的,是世人对她的折服。

    起码,有冯太后坐镇天下,天下便太平,人们不必受兵戈战乱之苦。

    拓跋弘虽死,好在他留下一个幼儿拓跋宏。

    冯太后扶持孙儿拓跋宏继位,她再成为了大魏的太皇太后。

    拓跋宏虽为帝,却年纪幼小,朝中大小事务,一应由太皇太后处决。

    岁月老去,沧海桑田。

    大魏的太皇太后,却容颜不衰,永远二八妙龄。

    倾国倾城,绝世惊艳。

    太皇太后在皇帝与拓跋丕等人的陪伴下,在御花园散步。

    漫步在万寿宫的游廊,顾倾城又想起当年初进皇宫时,在此与老祖宗相聚的一幕幕。

    往事历历,仿如昨日。

    蟠桃姥姥还在一揽芳华吧,她在人间渡劫,蟠桃姥姥也是不离不弃的相陪。

    小皇帝拓跋宏见那么多蝴蝶围绕着太皇太后翩翩飞舞,便过来扑蝴蝶。

    一不小心,摔倒地上。

    宫人欲去搀扶皇帝,太皇太后却不允,要他自己一人起来。

    拓跋宏眨巴着泪眼,有些委屈的看着太皇太后。

    “宏儿,记住皇祖母的话,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心中的梦,唯有自己去完成。人一定要靠自己,人生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

    拓跋宏似懂非懂,默默点头,而后在皇祖母身边,一脸关切,奶声奶气的问:

    “皇祖母,这些年,您是不是很想念皇爷爷,是不是很孤寂?”

    太皇太后轻轻抚摸拓跋宏的头,这孩子年纪幼小,却知道疼人了。

    她看看九重天和身旁的拓跋丕,再微笑道:“皇祖母有你们那么多人相陪,哪里会孤寂。”

    可是,任何人都知道,太皇太后有多么爱文成皇帝拓跋,心里有多寂寞。

    稍顿,她看看众人关心的眸光,再轻轻叹口气:

    “经历了流年聚散,体会了人间冷暖,历经了物是人非,饱尝了生离死别,皇祖母已学会自我疗伤,有苦自己释放,有泪欣然品尝!人生在世,煎熬八苦,不过是一种修行。”

    拓跋宏似懂非懂的默默点头。

    人生有八苦?他怎么没觉得?

    身旁的人也如醍醐灌顶。

    拓跋宏还很小,太皇太后就下懿旨,让辽西王冯朗与博陵公主生的四个女儿嫁与皇帝,分别为皇后和左右昭仪。

    大魏皇室的血脉,自此与冯氏血脉相连。

    拓跋焘当年灭了北燕又如何,如今有着北燕冯氏血统的皇子皇孙,日后会接管大魏江山。

    拓跋宏自幼被冯太后养大,对这位皇祖母又敬又爱又畏,事事必先遵从祖母之意。

    那日拓跋宏听了外间对皇祖母不好的传言,说太皇太后为替自己的奸夫李弈报仇,才毒杀他的父皇。

    他气愤不已,上朝时,想下旨将那些非议皇祖母之人,统统斩杀。

    太皇太后闻信赶来阻止。

    “宏儿这是怎么了?”

    “皇祖母,您近年深居简出,可不知那些个鼠目寸光之人,在外头怎生诋毁您!”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何必管人家嚼舌头呢。”

    太皇太后淡淡道。

    群臣中也有不怕死的宗亲,斗胆问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先帝驾崩,是否……真与娘娘您,脱不了干系?”

    太皇太后还未回答,皇帝已勃然大怒:

    “大胆,你们竟然敢对太皇太后出言不逊?!”

    皇帝正要处罚那出言不逊的大臣,太皇太后却阻止了。

    “先帝之死,确实与哀家脱不了干系。”太皇太后淡然点头。

    稍顿,看看群臣,再感慨道:

    “可是却是他听信谗言,欲毒杀哀家,结果却自作自受。本宫并没有毒害他,也不屑于毒害他。”

    群臣半信半疑,但太皇太后既然如此说,他们也不敢再质问。

    “皇祖母,那些非议皇祖母和这些对皇祖母不敬之人,都该诛杀!”

    皇帝年轻气盛,火气十足。

    “罢了,难道宏儿要杀尽所有人吗?”

    太皇太后手上霞光熠熠,往皇帝身上轻轻一拂,将皇帝浮躁之心拂去。

    “难道皇祖母,就不生气么?”皇帝还是替皇祖母不平。

    太皇太后淡然一笑,天地黯然失色,站于朝堂之上,宛如睥睨天下的神。

    傲视群臣,不怒而威:

    “欲登高峰,必忍其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老身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经得起颠沛流离,也担得起母仪天下。

    受得了倾国倾城貌,也挨得了烈火焚身苦。

    人言可畏,万箭穿心,习惯就好。”

    自皇帝以下所有朝臣,对太皇太后更加肃然起敬,匍匐地上。

    回到后宫,皇帝陪伴太皇太后漫步御花园,又问皇祖母:

    “皇祖母,您一生历经那么多苦难坎坷,有没有害怕的时候?”

    皇帝口口声声皇祖母,但这个太皇太后的容颜,看起来还是二八年华的妙龄。

    “有,但皇祖母告诉自己,凡是杀不死自己的,只会令自己更强大。”

    “皇祖母的心真宽,难道就从不怨老天爷吗?”

    太皇太后扬眸看天,半晌后回眸,看着孙儿,嫣然浅笑:

    “世事难料,不必固执,也不必怨天尤人,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

    就像下雨便打伞,冷就添衣盖被,开心便笑难过就哭。

    人生在世,少不了八苦煎熬。老天爷既要给你酸甜苦辣,你默默接受便好了。一切,也许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拓跋宏轻轻点头:“皇祖母金玉良言,孙儿受益良多。”

    “孩子,世间上总有走不完的路,过不了的河,止不住的**。

    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止不住的**就要看透得失。”

    “谨遵皇祖母教诲。”拓跋宏恭恭敬敬道。

    拓跋宏受皇祖母栽培和影响,亲政以来,日理万机,不辞劳苦,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把大魏治理得蒸蒸日上。

    在拓跋宏可以独当一面,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某日,皇帝带着妃嫔,与冯熙和拓跋丕正陪着太皇太后在御花园散步。

    众人笑谈人生,其乐融融。

    陡然,苍穹一束五彩霞光照向皇宫。

    人们看着熠熠生辉的亮光,几乎睁不开眼,等他们能睁开眼的时候,太皇太后便不见了。

    甚至连广陵王拓跋丕,也随着太皇太后消失。

    空中,传来缓缓而空灵的佛音:

    我愿作一朵花,散发芬芳的气息,给人香味;

    我愿作一座桥,沟通世人的往来,给人方便;

    我愿作一棵树,庇护万千的行人,给人清凉;

    我愿作一池水,滋润世人的心灵,给人解渴;

    我愿作一盏灯,照亮暗夜的道路,给人光明。

    ……

    而同一时间,柔然的王庭,可墩拓跋灵也随着大魏太皇太后的消失,而消失于众人面前。

    太皇太后消失,皇宫遍寻不获,冯熙和皇帝又带人寻至一揽芳华。

    当日的人间仙境一揽芳华,却连同顾倾城的消失,一起消失在人间。

    那里,只剩下一些普普通通的山峦,再也没有那繁茂的灼灼桃花。

    拓跋宏只能与国丈冯熙商量,以太皇太后的衣冠,置于棺椁里……

    太皇太后驾鹤瑶池,国殇之痛,举国哀悼,万人相送。

    天上下起了桃花雨,人们嗅着沁人心脾的桃花香。

    便知道是九重天的圣姑,为人间洒下芬芳……

    有悠扬歌声,在花瓣雨中飘送……

    《桃花人面》

    江山如此多娇

    怎及她浅浅一笑

    万里桃花灼灼

    怎及她眉间一朵

    蟠桃树上蟠桃花

    桃花人面美如画

    红颜依旧岁月老

    俯瞰苍生似流沙

    谁在韶华顾盼

    谁在灵犀回眸

    谁在菩提静守

    谁在桃树相候

    谁把花雨飘洒

    谁把流光看透

    谁把执念种满

    谁把情暖千秋

    灼灼桃花待嫁的年华

    卷帘弄纱酌一盏清茶

    凤冠珠花点缀着秀发

    尺素情长寄相思月下

    少年郎白马飞度几重天

    桃花香惹谁醉了千万年

    既相守莫相弃

    既相思莫相负

    看那桃花

    开得难舍难收

    看那桃花

    开得难舍难收

    看那桃花

    开得难舍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