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当天晚上,我们本来打算在外面吃饭的。但是叶小琳要求去她家里去,自己做。而且还有她妹妹叶青青。在家里吃饭也要自由一些。

而且,吃饭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闲聊。叶小琳说:

“老袁,范冬生又找到了我,生意还是拿给我们公司了。”

我说:“这么快?”

叶小琳说:“是啊。”

我们又感慨了一阵子。这人啊,变化真是太快了。叶小琳说:

“人啊,还是要当官。”

我说:“是啊。”

叶小琳说:“这下子好了,以后你在省里当官,还是省委常委,我们的生意也要往省城来做了。”

我说:“也好。”

叶青青说:“来,我敬你一杯酒。”

生意能做到省城去,最开心的要属叶青青了。因为叶青青当初想的就是留在省城,而且还在省城找了一份工作,只是叶小琳再三劝说,而且,还找我,希望我能劝说一上叶青青。让叶青青放弃省城的工作,在A市开了一个公司,让叶青青来运作。

实践证明,叶青青也干得相当不错。叶青青说:

“袁哥,最要感谢的人还是你啊。”

我说:“跟我客气什么?”

叶青青说:“你不当官了,我最难过。”

我说:“啊,不会吧。”

叶青青说:“是。”

我也哈哈笑了。

这当然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我如果不当官了,以后广告公司的生意肯定是相当难做了。二是叶青青真是关心我,看到我不当官了,心里肯定难过。

虽然我并没有多大的官瘾,其实当官也是为了老百姓过得更好。叶小琳问我:

“老袁,这一次当上纪委书记以后,准备怎么办?”

我说:“先查几个官员。”

叶小琳说:“有什么新的措施?”

我说:“暂时还没想好。”

我说没想好也是真的。前几天一直还以为自己不能当官了,不能做市委书记了。心里难过极了。没想到突然之间,又让我当上纪委书记了。我说:

“其实我们的很多办法,关键在于落实。”

叶小琳说:“如何落实?”

我说:“还是要充分利用你们媒体的力量。”

叶小琳说:“电视报纸,还有一个网络。”

我说:“网络?”

叶小琳说:“是。”

我说:“细说一下。”

叶小琳说:“建议开一个实名微博。纪委书记开实名微博,肯定很多人会向你反映问题。”

我说:“好,不但我自己开实名微博,而且可以要求下面的各个市的,县的纪委书记开实名微博。同时,公布邮箱,电话,欢迎举报。”

叶小琳说:“你真的敢这样做?”

我说:“我做了这个职位,就要把这个职位做好,真正为民服务。”

叶小琳说:“我还有些担心。”

我说:“担心什么?”

叶小琳说:“担心搞不好会得到报复,毕竟这个官场也是官官相卫的。”

叶小琳的话也让我产生了深思。不得不承认,叶小琳说的也有道理,毕竟我只是一个省委常委,而不是什么一把手,如果李江不同意,我肯定任何人也查不了。我说:

“总要去尝试才行啊。”

叶小琳说:“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份工作,我也有些佩服你。”

我说:“我一定会做好的。”

上任第一天,纪委副书记老李就来跟我商量工作。老李名叫李忠新,也是一个干过多年纪委工作的老干部,人也有五十多岁了。

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但始终只是一个副职。我把开实名制微博的事跟老李说了,老李说:

“这个,这个——”

我说:“老李,怎么啦?”

李忠新说:“我觉得最好还是找李江书记商量一下。”

我说:“我现在只想听一下你的意见。”

李忠新说:“我觉得目前的情况下,这一步最好不要走,毕竟社会上问题太多了,不是我们纪委能查得完的。”

我说:“纪委如果不发挥作用,任由这些问题发展下去,肯定问题会越来越多。”

李忠新说:“难。”

李忠新说难。看来真是有些难度。那么,我就找李江,问一下李江的意见。如果有李江的支持,那也好办。同时也可以看一下李江的态度。

我去到李江的办公室里,李江热情地倒茶,说:

“小袁,工作还适应吧?”

我说:“还好。”

李江说:“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说:“有一件事要向你请教一下。”

李江说:“你说,你说。”

我说:“我想开一个纪委的实名微博,这样,也可以更多地接受一些群众的举报。同时,我们纪委也可以更好地收集民意,工作也更好地开展。”

不管怎么说,我是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现在我也做了省委常委,虽然说不是一把手,但在我自己负责的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应该由我说了算啊。李江说:

“小袁啊,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我也劝你,别这样。”

我说:“为什么啊?”

李江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搞不好会伤了自己的。”

我说:“哦。”

李江说:“平时匿名在网上玩玩微博,看看就行了,至于实名制还是算了,我自己也在网上开了微博的。”

我说:“李书记也开了?”

李江说:“也开了。”

我说:“哦,我关注你。”

李江说:“还是最好不要。”

我一楞,接着又明白了。这个老李,意思也很明显,生活中的人跟网络上的是根本就是两个人。但现实生活中,你可以是省委书记,在网络上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网民。看一看新闻,有什么问题自己心情清楚也就行了。

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一个部门能解决的,相当多的历史问题,而且,这个社会越公开透明,社会上的难缠的人会越来越多。李江说:

“我还有一种认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说:“李书记,你不应该说这个话啊。”

李江说:“我们私下里交流,说说。”

我说:“还是要站在同情他们的角度来办事。”

李江说:“你纪委还是查一下官员啊。”

我说:“是得查。”

李江说:“查一下这个事情。”

接着李江拿出一份报纸。这也是H省的一份晚报,都市报类的。指着一条新闻,给我看,我只看了一个标题就知道我看过的。是一则六十岁的农村小学老师,性侵几个八九岁的小女生,然后,让女生也染上了性病。李江:

“查查。”

我说:“我们纪委,要查也是查官员啊,这样的一个农村老师,哪里够我们查的资格啊?”

李江说:“查一下当地教委。看有没有问题。”

我说:“教委?”

李江说:“是。你注意到这句话没有,当地教委给每位家长一千元,提出私了,遭到家长的拒绝。”

我说:“哦哦。”

顺着李江的指引,我注意到是有这句话。看来,我平时看新闻还是没有李江看得细啊。李江也哈哈大笑,有些特意,说:

“我看新闻看得少,但是我读得细,而且,我主张细读,不能粗枝大叶。”

我说:“是,是。”

李江说:“从报纸上,一样可以发现新闻。从一个小小的新闻中,可以查到我们官员的问题,这样我们的有问题的官员,肯定能查出来。”

我点头称是。

回到办公室以后,细细品味李江的那一番话,我也有些回过味来。

因为在报上登过新闻,或者上了电视的新闻。说明这人没权没势,是个小人物,尽管去查,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不过,我也相信,顺着小人物也可以查到一些大人物。那么,就从打苍蝇开始吧,至于什么大老虎,也不是我这个纪委书记能查到的。

我正在办公室里准备材料。李江说了,不让开微博,那么也好,就在报上公开一个举报邮箱吧。通过邮箱的方式来收取别人的举报。同时,我要求下面的员工,做好每一件问题的查处,而不能把反映的问题打到到市里,甚至县里,任由下面的人胡来。

在纪委工作,还得一个老同志的支持,我把这个情况给李忠新说了。老李说:

“袁书记,如果每一个举报我们下去查,费用也是一个问题。”

我说:“到任何一个市里,就让他们接待啊。”

老李说:“有些市里不接待也是有的。不欢迎我们啊。”

我说:“这好说,只要不欢迎的,就查他。”

老李说:“市长,市委书记你也敢查?”

我说:“有什么不敢的?”

老李说:“好,好,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大胆地去干。”

然后,我把手头关于那则新闻的一些基本素材,由农村老教师是明县的,明县的教委出了事以后,不是配合调查,而是千方百计想封杀新闻。我说:

“明县的这个教委主任叫什么名字?”

老李说:“曾宪斌。”

我说:“就从他查起,明天派个人跟我一起去明县。”

老李说:“袁书记,你要亲自去吗?”

我说:“要的。必须的。”

老李说:“好,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说:“对了,省报有没有对口的记者,报道我们这一块工作的。”

老李说:“还要记者?”

我说:“得要。”

老李说:“省报有个记者叫小张的,我这就打电话叫她来。”

我说:“好。”

老李说:“电视台的记者要吗?”

我说:“电视台的记者暂时就不要了,免得人家说我作秀。”

我也清楚,我要的是做事,而不是做秀。而且,电视新闻,就目前的环境来说,也很难表现出来这些东西来。除非是制作专题片。但是那是有结论的东西以后,才可以这样。但是报社记者不一样,一个好的调查记者,做的工作跟我们纪委是一样的,无非是调查研究。

也许老李不同意我的做事风格,但还是种植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