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当这种“海量”几乎到“无限”的“事物和特质以及可提炼的规律”逐步加入“意识”后,“意识”不停产生“差异”和“进化”;这个过程是“意识”本身自动完成的,它不停演变,不停“复杂并壮大”,最后,它就成了“自我意识”。

    正是因为最初所有的“记忆”和“经验”以及提炼的“规律”必定会有区别,所以,可以说,没有任何两个生命个体的“自我意识”,可以完全相同!

    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我”,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同时,“我”在时时刻刻“演变”和“进化”:过程可以比作:遇到差异的新知识-》纳入意识-》形成新的认知-》纳入“我”-》形成新的“我”-》又遇到差异的新知识……

    如此反复,直至生命终结……

    通俗话讲:每一天,每一秒的“我”,都是新的“我”……

    无论婴儿还是成年人,无不如此;

    比如:一个婴儿,今天刚刚学会自己开电视,那么,这个“我”,就比昨天的“我”多了一份“开电视技能”……

    而成年人每天的变化不大,但也是如此:昨天的“我”,并不知道昨晚的双色球开奖结果,而今天的“我”,痛惜昨天的“我”怎么没有买那注号码……

    那可是一千万啊,MMP……

    ……

    “我”把“我自己”同“我本身”区别开,在这里“我”直接意识到:这种差别是没有差别的!

    “我”,自身同一者,自己排斥自己;

    然而这个与“我”相区别的“我自己”,这个被建立起来的不等同于“我本身”的东西,当它被区别开时,即直接地对“我”又没有差别。

    所以,这样的对于一个“外在呈现”的“意识”无疑地本身必然地是“自我意识”、是“意识”返回到自身、是在“它”意识到“它自身”。

    在皮皮的“我”形成之前,皮皮的意识形态以自身以外的一个事物、一个他物(喊打的爷爷,生气的妈妈等)为它的“内容”或者“分析对象”;

    而现在,皮皮的“我”形成了!

    这是“意识”的必然进展;

    这正说明,皮皮不仅对于外在事物能产生“意识”,皮皮对于皮皮的“我”,也能产生“自我意识”,把“自我意识”当做“内容”或者“分析对象”!

    到这时候,一个完整的“我”,终于形成!

    ……

    “我”,就是这样产生的!

    看到这里的“zyp问世”同学和“星奇天lzq”同学,你们明白了吗?

    ……

    这就是“我”的产生过程;

    而这过程,才是“主观精神”意义上“生死”的“生”!

    如果内在的“我”消失了,肉体依然存活(比如植物人),那么,这个“主观精神”的“我”,就已经属于“死”了。

    ……

    但对于“意识”来说,“我”的意义还不止如此。

    ……

    “自我意识”总是“自动演变和进化”,它还没有成为与一般“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产生之后,皮皮“意识”中,形成了一个纯粹的“内在世界”;

    在这个“内在世界”中,皮皮进行各种“幻想”,这种“幻想”涉及的事情,总是和皮皮“自我意识”的“需求”或者“欲望”有关:

    小时候,这种幻想可能是:拥有比邻家小孩更牛A_C的玩具……

    皮皮长大了,这种幻想可能是:隐身去邻居家卧室偷看那对新婚夫妇现场表演……

    或者是幻想把隔壁村的翠花堵在一个漆黑的胡同里,然后恶狠狠地不知道怎么着一下子,具体怎么着,皮皮还没想清楚……

    ……

    而这种纯粹内在的“幻想”,并不是由“外在呈现”或者“外在事物”直接刺激产生的,而是皮皮运用‘自我意识’进行“创造”的;

    但这种被“自我意识”“创造”的“幻想”,经过皮皮的“意淫”加强之后,由成为了“自我意识”的一部分,继续壮大“自我意识”。

    而且,这种“幻想”,如果不是皮皮本人坦白的话,外人根本不知道会有这种“幻想”的存在!!

    当然,某些高端的心理学手段,会根据当事人的“成长经历”(即意识形成的最初外在呈现)进行分析,进而揣摩出当事人的一些“幻想”;

    这种手段,据说在刑事案件进行心理侧写时候是必须的!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

    谁能知道:

    身边的人,会在进行什么样的“幻想”呢?

    如果“幻想”当事人不付诸行动或者坦白的话,谁会知道,每一张普通的面孔下,都有可能隐藏着一个恶魔的心?

    比如:国外那些连环杀人狂们,一大部分在日常的生活中,会被周围的朋友认为是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人!

    ……

    当然,并不是所有“幻想”都是毁灭倾向的,人类的飞机最初的来源,不就是人类内心对于“飞行”的幻想吗??

    ……

    在皮皮的“我”出现后,皮皮并不认为“我”和其它“记忆”有十分相关性;

    皮皮认为:“我就是我”,而且是静止的。

    但刚才我们分析了,“自我意识”一直在自动“演变进化”……

    因此对皮皮的“自我意识”来说,“外在呈现”也被当作一个“客观存在”,或者当作一个有差别的环节。

    但是“自我意识”本身和这个有差别的环节的统一;

    可惜,皮皮像亿万个智慧种族个体一样,他获得了“自我意识”,却认为“我”是一种“主观存在”,说不定,“我”和“客观存在”没什么关联。

    但如果回到最初的状态,如果没有“海量”到“无限”的信息刺激皮皮的“感官”的话,如果没有最初的“意有所指”理解“这”的话,就好比,将一个新生的婴儿放入空无一物的太空中去(暂不考虑食物和空气问题),那么几十年后,这个婴儿的“内在世界”,应该还是一片“空白”。

    并不会产生“意识”!

    也不会产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