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时间进入1984年的四月。

    社会上最凸显的风气,就是西服的流行愈演愈烈。

    虽然当时的着装风俗,服装工艺都不成熟。

    虽然国人穿上材料低劣,工艺粗糙的西装,极不适应,也并不好看。

    而且还普遍会出现西装配球鞋、配布鞋,西装里面穿圆领衫、圆领毛衣,不会打领带,保留袖子商标这样的笑话。

    可这却是在国家领导号召下,人民群众亲密接触“西方生活方式”的便捷途径。

    再加上当年什么事儿都“追风”,一旦形成流行,就势不可挡。

    所以西服仍旧像传染病一样,依次上了京城百姓的身。

    而最大的改进和本土化的趋势,就是女款西装也出现了,这应该算是我们国人的一大创举。

    所以不少国营单位和机关,已经开始紧跟形势,率先成批购买成衣或是找裁缝量身裁剪,发给干部当工作服。

    像“北极熊”这样的大厂,自然也不甘落后。

    而洪衍茹同样受益于此。

    她设计的一套白色男式西服因为听取了洪衍武的意见,采用了一粒扣的设计,并且增加了掐腰裁剪,显得格外有款有型。

    结果与京城纺织局和服装学院联合举办比赛评选中,顺利荣获了一个二等奖。

    而且还通过纺织局在年初组建的京城第一支专业模特队伍,真正的登上了展销舞台。

    最神奇的是,现场销售就属她这套利用九毛钱一米的库存桌布,赶制的服装卖得最好。

    十几套西服,标出八十元的高价仍旧一枪而空。

    为此,纺织局已经跟京城服装二厂联系好,准备再批量生产两千套,放在百货大楼试销。

    对洪衍茹个人而言,虽然没有拿到任何物质方面的奖励,只有一张获奖证书。

    但这份证书可是带有纺织局大章的,颇具含金量,而且她已经获得了相关领导的注意。

    无疑给她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除服装之外,当下更多的流行体现在电视屏幕上。

    随着台湾电视剧的正式登陆,费玉清的演唱的主题曲成了这一时期交口传唱的歌曲。

    只是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部电视剧的背后还有更大的意义。

    那就是琼瑶热已经由书籍渗透到了电视荧屏上,正在以更现代、更便捷的方式开始在大陆传播影响。

    于此同时,人们也惊讶的发现,电视节目不再只属于夜晚了。

    国家华视电视台居然增办了白天的综艺节目。

    尽管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概念还没有真正出现,但调剂生活的方式确实更丰富了。

    至于这个现象也带来另一个发酵作用,电视屏幕上的广告种类和时间同样因此变多了。

    “百事,新一代的选择。”

    “质量至上有夏普”。

    “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一起成了这一时期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但最牛的,还得说是洪衍武的名字,那简直火得一塌糊涂。

    几乎突然之间,就通过电视成为了京城男女老少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动感旋律。

    敢情受外国广告的影响,国产厂家做广告也开始尝试创意了。

    这一年,江苏盐城无线电总厂生产的“燕舞牌”双卡收录机就做了一个率先的尝试。

    大概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家新成立的厂子在毫无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居然敢进京搞展销,要与京城、沪海的知名品牌抢夺市场。

    而他们凭借的“杀手锏”,除了较低成本上的价格优势以外,就是经过周密策划的广告轰炸。

    这家厂子先是节后在投放整版的平面广告,然后就是电视上的动态广告。

    但最关键的还得说,他们的广告确实非同一般,极具特色。

    不再是国优、省优、部优的一通虚张声势的乱喊。

    而是由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带着耳麦,抱着吉他欢歌劲舞。

    表现的中心已经不是产品了,而是一种流行个性的情景与概念。

    这不但开创了国内广告创意的先河,也顺利打动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于是,不但“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这句广告歌曲火了,使得燕舞牌收录机因此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这种效应也迅速反应到了产品销售上。

    一时间,京城各大百货商店同类产品柜台前。

    不但国内的收录机品牌被燕舞挤兑得冷冷清清。

    就是三洋、索尼和松下销量也大受影响,相形见绌。

    自然了,就因为洪衍武的名字与品牌谐音,认识他的人,都爱拿这几句歌词跟他开玩笑。

    弄得他天天无论出院,进院,还是在单位,全能听见别人唱这几句。

    就连家里也不消停,还有那几个小不点呢。

    所以可给这小子郁闷坏了,想想也知道,简直烦不胜烦啊。

    而就在这样的氛围里,前几天临时厂务会的后续杨厂长的三把火也烧下来了。

    那就是“北极熊”已经获得轻工局批准,将要开办一个新的车间,从日本引进一条方便面生产线。

    同时选拔新的干部,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奖金制度。

    想调动部门的工人可自己报名,也可让车间主任推荐。

    但在培训后,需要通过技术考试才能正式录用。

    随之公告的的还有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魏大姐兼任服务公司党务书记,水清任服务公司经理,行政级别提高的正科级。

    这都无可厚非。

    偏偏最最让人大跌眼眶的,是洪衍武这小子摇身一变,被提拔成了行政科的副科长。

    而行政科的原副科长居然调任到了方便面车间当干部去了。

    为此,厂里那是一片哗然啊。

    和洪衍武关系不错的人当然为他高兴了,大食堂连带那些青工中,不乏欢呼雀跃者。

    可那些眼红妒忌者,还能干啊

    别忘了,服务公司奖金的事儿还没平息呢,现在又闹这么一出。

    何况“以工代干”那些人,安置问题还在扯皮呢。

    怎么就把一个劳教过的人提拔成了正式干部呢

    所以这些人对这件事的气愤和不满,甚至比对服务公司青工们意见还大。

    可偏偏也邪门了。

    这次从上到下,全体干部居然成了铁板一块。

    书记和厂长全是一个态度,各科室和各车间更是完全硬压。

    说这是厂里一致表决通过的任命,局里也做了同意的批示,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

    这下那些人想闹的人没辙了。

    他们确实不明白,洪衍武到底有什么背景,让这些干部一条心的护着他。

    这下没空子可钻了,就连写匿名信都没地方投去。

    何况各自也怕当出头鸟,再闹下去,白白惹来洪衍武的报复。

    于是他们再无他法,也只能偃旗息鼓,暂时作罢了。

    可他们又哪里会知道。其实对这件事最不乐意的还不就是洪衍武本人呢。

    他可一点不稀罕当这个官儿。

    作为牵驴的主儿,洪衍武可比谁都明白这副科长可不是什么好事,那就是挂在脖子上的套儿啊。

    厂长这是把他当驴了,要挥鞭子赶他拉车呢。

    他哪儿肯干啊所以得着消息,第一时间就去找厂长请辞去了。

    可惜,厂长这事儿上一点不让步,而且蛮不讲理。

    不但挤兑他,说他遇事儿就知道缩肩膀,不像个男人。

    最缺德的是,竟然还跟他玩儿阴的。

    偷摸出去打电话把水清叫了来,让她把他领回去,好好教育教育。

    然后就把他捻出了办公室,一关门,再也不搭理他了。

    好嘛,给洪衍武恨得啊。牙都快咬碎了。

    公然之下,他既不好踹厂长的门,又不能让亲媳妇儿下不来台。

    也只能硬吞下这个哑巴亏了。

    可心里仍旧不甘啊。他哪儿吃过这么大的亏啊

    关键是想想自己办的事儿,这不成了自己给自己下套了吗

    失策啊

    他的内心深处不由发出一声哀叹。

    “唉我要不是我我准撺掇我掐死我”

    。文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