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这多半年来,洪衍文可谓顺风顺水。

    敢情自打许崇娅怀孕之后,他在岳父家里就没再受过气。

    最初的时候,或许是看在即将出世的孩子份儿上,或许是考虑到许崇娅怀孕的心情。

    许秉权、于婉芬就已经着意的对洪衍文客气了一些。

    尽管夫妇两人面对这个女婿脸色往往很严肃,从不见什么笑脸,也跟他没什么话题可谈。

    但只要他对许崇娅好,能让自己闺女心情愉快地坐胎,他们也不会再主动找他什么麻烦。

    这就让洪衍文发自内心的轻松,不再感受到轻慢的屈辱,受人指手画脚的别扭,以及时刻要准备应付挑剔的紧张了。

    而后来呢,更有意思的是,洪衍文没想到许家老两口思想居然还挺传统。

    当医院的产科查出许崇娅怀的是个女胎时,这老两口一贯生硬的态度便又好转了许多。

    大概是有点认为如今计划生育实行,只许要一胎了,女儿生了个闺女有点对不起洪家似的。

    这老两口是唯恐洪衍文不乐意,嫌弃自己的女儿和即将出生的这个外孙女,极尽所能的宽慰他,说养闺女比养儿子的好。

    其实许家人哪儿知道啊,以洪衍文的性情来讲,最不耐烦的就是能翻天覆地的混小子。

    因为他早都让洪衍武小时候给折腾怕了,有个闺女那是正合他的心意。

    结果就因为这个,连许晓军这个混小子也受到了警告,不敢在洪衍文的面前放肆,避而远之了。

    自然,许家保姆的态度更要随着主人而变化,对洪衍文的招待也殷勤了许多。

    这就让洪衍文更加的愉悦,从此再与岳父岳母相处的时候,他只需做到不失礼数即可,再无什么精神上的压力。

    另外,由于他得以养精蓄锐,在工作中的专注力也大为提高。

    到新单位后办的几件事都挺漂亮,颇受领导好评。

    再加上上面还有何介夫刻意关照、提携。

    又赶上了“民促会”处于一个会员不足千人,平均年龄高达659岁的特殊时期。

    于是三力合一,洪衍文作为青年骨干获得提升也就成了必然。

    这不,八三年的春节一过,好事就找来了。

    由于整个“民促会”呈现老、少、散的现象,迫切需要年轻干部的补充。

    洪衍文作为三十名民促会的青年骨干,去参加了市委员会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脱产学习班”。

    这样到了当年四月份,“民促会”一边吸纳新会员,一边开始分步成立区级组织的时候。

    洪衍文便毫无阻力地被何介夫委派到了重文区工委,去担任常务委员,同时兼任秘书工作。

    自然了,他本职工作同样因此获得级别晋升,就变成了正科级。

    而且还可以预见的是,工委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年龄全都不小了,要不了多久就是退休的人了。

    那洪衍文的前程,简直是毫无遮挡,一片坦途啊。

    这让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他,怎么能不大打心里感谢弟弟给自己引向了光明大道啊

    不说别的,许秉权和于婉芬得知此事后,看向洪衍文的眼神不知不觉就复杂了许多。

    这既有本能的忌惮,又有某种由衷的欣赏。

    因为说实话,就这升迁速度,那都赶上有个局长好爸爸的宋国甫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看似毫无官方背景的这个女婿,居然自己就能混到这个地步。

    那他们心里到底为往日的态度有多么后悔,恐怕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所以说,刚刚担任科长还没满三月,妻子又顺利地生产下了一个女儿。

    这可真是事业家庭双丰收啊。

    这让洪衍文如何不得意,如何不心怀舒畅啊

    不用问,他很难不把自己的好运气和自己的亲生骨肉联系在一起。

    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真是爱到了极致。

    至于这个洪家新添的这个小孙女,则如同她的两个堂兄洪钧、洪镒一样,被他们的祖父洪禄承赐名为洪铢。

    这个姓名仍旧是取自我国古代重量单位来排序,以体现洪家童叟无欺,绝不缺斤短两的商业道德,来作为象征意义的。

    或许一个孩子的降生确实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最佳证据。

    又或是这个名字起得真不错,足以证明洪家祖辈的德行。

    所以自打洪家再次添丁进口之后,整个家里家外,事事都变得愈加如意顺心。

    洪许两家的关系实打实的缓和了,洪家和水家的关系处得也不错。

    又赶上社会大范围调资,洪家只要是上班的人谁也没落下,工资全都增加了一级。

    还有洪钧,这么淘气的孩子,学习居然也能拔尖。

    期末考试居然全是百分,毫无疑问的年纪第一。

    这小子拿着成绩单笑得眼睛都快找不着了。

    不用说,这次他从洪衍武兜里掏出来的奖金可是“金票大大的”啊。

    总之,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子女事业有成,孙辈学业颇佳,洪家绝对是这几条胡同最让人羡慕的人家了。

    “五好家庭”都不足以评述这种圆满与和美。

    但这还只是表面上的事儿呢,因为谁也不知道洪衍武背地里买房置产的事儿。

    说起来这事儿还真有点难度。

    因为这年头的私房买卖刚恢复,需要买卖的人都还不知道政策呢。

    相关的服务部门就更谈不上了。

    既没有官方的服务站,又没有中介机构,这信息来源就是一道天然的门槛儿,一般人根本迈不过去。

    所以说,去哪儿打听谁有房想卖呢

    嘿,别人没辙,可洪衍武有辙。

    别忘了,他邻居可是边大妈啊。

    正所谓耳濡目染,他这十几年是在这位居委会老太太身边长大的,听唠叨也知道居委会有多么的神通广大了。

    据他了解,要想知道一条胡同的详细情况,居委会比街道和派出所都管用。

    这两个部门想开展什么工作,谁也离不开居委会的配合。

    最基层的单位嘛,又时时刻刻处于人民中间。

    谁家刚吵过架,谁家婆媳关系不好,谁家几门亲戚就没有不知道的。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咱们国家最管用,最可靠的民间信息调查来源。

    办事态度也认真,比什么“东厂”、“锦衣卫”效率高多了。

    可就是有一样,居然从来没人重视过这一点。

    也没人想到要把居委会大妈掌握的信息,在商业领域加以运用。

    其实这帮老太太都挺好打交道的。

    普遍来说,你只要能让她们产生信任,过了她们“政审”这关。

    嘴再跟得上,多说点好听的,她们就可热心,愿意帮你的忙了。

    如果再给点儿小恩小惠呢,那更了不得了,简直对你比亲儿子还亲。

    所以具有远见卓识的洪衍武首开了这个先河,一下子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七月初的时候,他穿的人五人六的,手里拿着房管部门的政策条文。

    先后跑到“前海”、“后海”和南锣鼓巷这几个重点地区溜达了几趟。

    假借替朋友找房的名义,也就试着跟六七位“居委会大妈”搭顾了一下,然后给人家留了电话。

    没想到这一月之内,就有一半回了信儿,最后还成交了两套房。

    第一套是“什刹海”不那么正规的小院,才二百五十多平米,六间房。

    应该是过去大户人家的一个小偏院儿,后来落败了,是给切零碎了便卖的。

    如今的具体情况是这家房主要回房没多久,看房子被糟践得不行,也无力翻修,正发愁呢。

    跟老邻居这么一唠叨,说就这破房我要什么要啊,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要呢。

    得,也就被居委会这位给知道了。

    第二套是南锣鼓巷临街的三间房。

    这房主是母亲去世了,继承的遗产。

    因为他自己有房住,就把这几间房出租给一个沪海来的裁缝吃房租了。

    本来想着弄点活钱儿,没想到反倒给自己找了事儿。

    因为房子年久失修,处处有毛病不说。沪海人也有点过得太细了,忒较劲。

    像屋里漏水,墙角返潮,灯泡不亮,窗户漏风,烟囱堵住了,自来水不冲,外带闹耗子。

    无论什么大事小情,都得给房主挂电话。

    半年下来,搞得房主烦不胜烦。

    一算账,要修房,那点房租屁也不顶,自己还得搭钱。这又是何苦来的呢

    结果就为了这些事,沪海裁缝和房主吵了好几次,最后就闹到了居委会。

    房主搭不起工夫,说反正修房我不干,要么你凑合用,要么退你钱,你走人。

    可沪海裁缝还不干。

    这样当居委会这位认识了洪衍武以后,就跟房主说了。

    “你不如把房卖了得了,让别人愁去不完了。”

    这么着,两套房妥妥到了洪衍武手里。

    至于价钱那真是白菜价。

    这是因为当时人们认知本身缺乏经济头脑,又好面子,耻于言利。

    另外房管所的房屋评价办法极不合理,当时房屋价格水平比房屋实际建筑成本普遍要低50以上。

    像什刹海小院是“合瓦”房。

    如果算折旧,每间房造价也应该是1652元,可售价官方规定只能是645块。

    南锣鼓巷的“灰瓦”就更低了。算折旧造价应该是951,可售价官方规定是204块。

    这么算下来能有几个子儿百分之六的契税更是微乎其微。

    所以洪衍武真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像他因为心里不落忍,私下里又额外分送了一台彩电,一台洗衣机给两位房主的行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有良心的义举了。

    那是板上钉钉的大好人啊。

    甚至就连沪海裁缝和两位介绍人居委会大妈也都落着了好处。

    洪衍武自己把裁缝的后半年租金给退了,说好让他白用房到年底,到时候换地儿。

    而按照“成三破二”的规矩,两位大妈的“佣金”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尽管都扭捏推让了一番,但没人跟钱过不去,最终还是装进了兜里。

    真不能不说,房产过户手续一半完,那是人人尽欢颜啊。

    像一锤子买卖的房主,和那沪海裁缝咱就放过去不说了。

    关键还是那两位大妈,那坐在饭馆里吃请都是一个做派。

    都是一边筷子捞肉往嘴里塞,一边用流油的嘴跟洪衍武满应满许着。

    “你这小伙子,办事真靠谱。瞧瞧,这还让你破费请客。客气什么啊应该大妈请你才对”

    “咱都是应当应份的,有什么可谢的好好,今后再有什么事你就言语,只要是这片的事儿,找我就行”

    “什么还想问房子啊,哦,同学要结婚没地儿”

    “行行,只要是按政策来,怕什么告诉你,我就是街道,街道就是我,只要有消息我一准通知你”

    “哎,劳你一下,麻烦把那碗扣肉给我推过来”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
,